压缩弹簧的基本参数:线径,外径,中径,有效圈数,长度,旋绕比
参数名称
符号
关系式
说 明
工作载荷
Fi①
0,2F,≤Fi,....F.≤0.8F
循环载荷和重要弹簧的Fn取小些
试验载荷
Fs
Fs≥1.25Fn
测定弹簧特性时应加的最大载荷
压并载荷
Fb
弹簧被压至并圈时的载荷
工作行程
h
h=fn-f1
弹簧的变形范围
簧丝截面尺寸
d(a×b)
d(a)=(D2-D1)/2
d(a×b)根据载荷计算,并取标准值
弹簧中径
D
D=D2-d(a)=(D2+D1)/2
圆截面弹簧的D最好符合标准
弹簧内径
D1
D1=D-d
弹簧外径
D2
D2=D+d
旋绕比(弹簧指数)
C
C=D/d=4~14
可按旋绕比(弹簧指数)C的荐用值选取
工作圈数
n
n≥2
根据工作变形量计算,按标准取值
支承圈数
nz
冷卷弹簧nz=0~3;热卷弹簧nz=2~3
工作时支承圈数不参与变形
总圈数
n1
n1=n+nz
尾数应为:1/4,1/2,3/4或整数
自由高度
H0
两端磨平 H0=nt+(nz-0.5)d
两端不磨 H0=nt+(nz+1)d
H0受稳定性限制
压并高度
Hb
两端并紧并磨平 Hb≈(n1-0.5)d
两端并紧不磨 Hb≈(n1+1)d
压至各圈接触时的理论高度
节距
T
T=d+fn/n+δ1=(0.28~0.5)D
余隙
δ1
δ1≥0.1d
在Fn作用下不使各工作圈彼此接触所应保留的间隙
螺旋升角
α
α=arctan[t/(πD)]
推荐α=5°~9°
簧丝长度
L
L=πDn1/cosa
注:对矩形截面弹簧,表中的d应相应地改用a或b。